周逸帆║听,这夜的声音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8:01    点击次数:65

图片

前几日手执团扇,在阳台小坐。那团扇是去年旅游时买的,竹骨绢面,上面绘着几枝疏淡的梅花。夏夜无风,扇子倒成了摆设,只是握在手里,仿佛就能触到一丝江南的凉意。一抬头撞见一轮满月,清澈中带着无言温柔的月光,给我有种莫名的荡漾。那月光像是从很远的地方跋涉而来,穿过云层,穿过树梢,最后轻轻落在我的眉间。

夜半四更时,忽然醒来。这醒来得毫无征兆,像是被什么轻轻推了一把。迷糊中不由自主朝着阳台去,再看看月亮。当时它已从正当空移划出一道弧线,周身泛出一股害羞的微红。这红色很淡,像是少女初妆时不小心沾上的胭脂。月亮也会害羞吗?我想它大约是看见了人间太多的秘密,不得不红了脸。

月亮把盛夏的夜照得通亮。人们在睡前讨论过的许多事,也许都会被它听见。楼下的夫妻又在为孩子的学业争吵,对面的老人在给远方的儿女打电话,巷口的猫在为领地打架。月亮什么都知道,但它从来不说。它只是静静地挂在那里,像一个守口如瓶的老朋友。

书桌上的风铃已忘记是多少年前在丰顺一个小店淘的,铜质,一串串铜铃下吊着几枚铜钱,上面是三个小貔貅。那是个雨天,我为了躲雨跑进那家小店,一眼就相中了这个风铃。铜铃表面刻着细密的云纹,铜钱边缘已经磨得发亮,想必经过了许多人的抚摸。貔貅的眼睛用朱砂点过,在月光下泛着暗红的光,像是三个守夜的小精灵。

这风铃有个古怪的脾气——无风时纹丝不动,稍有微风却响得分外清脆。铜铃相撞的声音不似现代风铃那般轻浮,而是带着一种古老的沉着,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钟声。有时夜深人静,一阵风过,铃声便如水波般在房间里荡漾开来,惊醒了书架上沉睡的尘埃。

年轻时专注于工作,收集的有些东西与钱财或多或少沾着边。现在想来,那时的自己像只忙碌的蚂蚁,总想着往洞里搬更多的东西。风铃时不时被风撩弄出点声响,就听见了泮坑道观里传诵经文的音线,一拽一动,往事如钟。那声音很轻,却总能把我带回那个雨天,带回那些为工作奔波的岁月。有时我会故意对着风铃吹气,听它发出细碎的声响,仿佛这样就能唤回一些已经模糊的记忆。

紫砂杯里泡出的茶水,解渴又及时,是夏天里小小的惬意。这杯子是朋友送我的,说是上好的泥料,泡出来的茶格外香。我其实喝不出什么区别,但握着它的时候,总能想起那个朋友的笑脸。视线抚摸着大地的纹理,它用许多带有生命力的事物,清理着平日的燥热。万事可喜。蚂蚁在墙角排队,蜘蛛在暗处结网,就连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,也悄悄冒出了新芽。

我在自己安静的时光里,整理着心境。这心境像是一间许久未打扫的房间,积了灰,堆了杂物。月光是最好的清洁剂,它无声地照进来,把一切都变得柔和。满月注视着人间,风铃响时,一个节气结束,下一个节气开始。大暑。这个节气总是来得悄无声息,就像人到中年,不知不觉就站在了人生的正午。

月亮渐渐西沉,它的光芒也变得稀薄。我知道它很快就会消失在天际,就像那些曾经热闹的往事,最终都会归于平静。但此刻,风铃还在轻轻摇晃,发出细碎的声响,仿佛在诉说着什么。我站在阳台上,听着这夜的声音,忽然明白,有些东西虽然会老去,但永远不会真正消失——就像这风铃的声音,就像月光下的记忆,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,继续存在着。

图文无关,文章配图来源:AI生成。

编辑:柳馨梦;校对:林诗晴;

策划:翁美格;责编:黄健峰;

图片

延伸阅读

周逸帆║小暑(诗三首)

周逸帆║七月的回声

周逸帆║夏日的门槛

周逸帆║小暑记事

周逸帆║梅城的夏天

作者简介

周逸帆,广东梅县区人,文学爱好者,医务工作者,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缘起性空,活在当下
下一篇:没有了